在全球航空市場全面復甦之際,桃園國際機場正加速轉型升級腳步,積極朝「亞太轉運中心」目標邁進。桃園機場公司董事長楊偉甫日前接受節目《老謝新觀點》謝金河社長專訪指出,桃機不僅是台灣空運的門戶,更將成為國際供應鏈關鍵節點,全面展現台灣在全球舞台的戰略位置。
根據資料顯示,今年前五個月,桃園機場旅客量達1,957萬人次,轉機人數高達287萬,占比達14.7%,創歷史新高。尤其搭乘北美與東南亞航線的轉機客占比超過七成,顯示桃機地理優勢逐漸發酵,正吸引更多國際航空公司強化航線布局。
桃機排名也同步攀升。根據SKYTRAX全球機場評比,桃園機場今年晉升至全球第43名,在「行李運送」項目更拿下全球第一,並在「最佳進步機場」排名第五,在年旅客數4,000萬等級的國際機場中更躋身全球第六,充分展現營運效率與服務品質的明顯進步。「這些數據代表桃機的努力逐漸被世界看見,但要追上世界頂尖機場,還有很大成長空間。」楊偉甫表示。
桃機的蛻變不只在服務,還包括硬體建設。第三航廈(T3)總經費高達1,283億元,北登機廊將於年底率先啟用,整體主體工程預計2027年完工,屆時年處理旅客量將提升至4,500萬人次。第三跑道工程也同步推進,預估2030年後完工,將大幅提升航班調度彈性與天候應變能力。
貨運方面,桃機連續八年名列全球十大航空貨運機場,隨著AI與半導體產業需求攀升,桃機也加快布局產業鏈。遠雄自由貿易港區去年貿易值突破2.37兆元,吸引包括輝達、超微等國際大廠設置區域發貨中心,加速半導體與AI供應鏈部署,進一步鞏固桃機在高值空運鏈上的戰略地位。
為強化轉機吸引力,桃機也推出一系列創新服務,如轉機免安檢、24小時熱食餐飲、免費淋浴設施等,更與觀光署合作推動「過境小旅行」,讓短暫停留的旅客也能深度感受台灣文化。「每位轉機客可創造約18至25美元的消費潛力,我們希望轉機旅客不只是過路客,更成為促進消費與觀光的關鍵力量。」楊偉甫強調。
展望未來,桃園機場將從「國家門面」進一步升級為「國際門戶」,以更強運能、更完整的產業平台,鏈接全球市場。楊偉甫說:「一座強大的機場,就是國家經濟的縮影。桃機正走在一條關鍵的轉型之路,迎接AI與高效物流時代的挑戰與機會。」
讀者迴響